銅鼎為什么會有鼎耳呢
銅鼎在現(xiàn)代社會中很是常見并且會作為一些開業(yè)禮品被贈送,不難發(fā)現(xiàn)的是不管是古代的鼎還是現(xiàn)在社會鑄造的銅鼎,都帶著兩只耳朵,這是為什么呢?為什么要給鼎鑄上兩只小耳朵呢?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!
使用鑄銅鼎時,由于重量比陶重得多,器表也滾燙,不便空手提起,就在口沿上鑄一雙對稱有孔洞的立耳,以便用竹、木的棍子穿過抬起。陶制的較輕能輕易捧起,不必有提耳;如果追求新奇,也要捏制提耳時。因陶器質料較脆弱。不便設在口沿上就安置在兩旁。有些較輕的鼎也采用此種形式以求變化。對稱的提耳大致作方形與圓形兩種。
講究的鼎耳還裝飾有復雜的圖紋或形狀,大部分商代的銅鼎都裝飾有動物形象的圖紋,或作側面的全身形.或作正視的顏面形,陶鼎由于成型的方便而多作圓形.銅鑄的不妨做成方形.故商代也有較少量的方鼎。陶鼎也有受此影響而塑造成方形的??偟膩碚f.各種器類的方形數(shù)量較少,而且消失也較早??赡苁欠叫纹鞯睦饨禽^易受觸碰而損毀吧。
并且早期的銅鼎都無蓋子,春秋之后附蓋子的銅鼎越來越多,這可能與鼎兼為陳列之器有關,基于衛(wèi)生與保溫的考慮。同時有些小鼎帶蓋與流以盛醬醋,是考究美味的表現(xiàn)。鼎在漢代之后消失,大致是因為這個時代大量架設立體灶,鼎的支足成為多余,故又恢復成8000年前的鍋子的形狀。